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成长都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如何在孩子成长的各个时期及时把握他们的心理特点、陪伴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是每位父母都非常关心的话题。
2015年3月31日下午,网络信息中心、数字化校园建设办公室直属工会小组邀请到了我校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副主任刘凤娥副研究员来单位举办了一场以“给爸爸妈妈们——亲子教育”为主题的儿童成长发展心理讲座。网络信息中心工会小组长张芳老师主持了本次讲座。
讲座现场刘凤娥老师耐心地讲解
讲座伊始,刘凤娥老师讲述了家庭教育对儿童成长的重要作用,把握儿童的心理变化与发展特点对于家庭教育具有导向作用。随后,刘老师通过介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向大家讲解怎样的家庭教育模式对于儿童的成长是最有效、最科学的。刘老师将儿童的成长分为三个阶段,即婴儿期、幼儿期和青少年期。通过讲解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心理和行为的发生与发展的规律,以及每个时期的心理年龄特征,详细地向老师们介绍了父母应该如何与孩子有效、顺畅地沟通,如何适度、正确地引导儿童。她表示,儿童在0-1岁是最需要母亲给予安全感的时期,在这个阶段,儿童未来一生中的幸福感和情商基本得以培养和体现;儿童在3-6岁这个时期是规则建立的关键期,儿童将从“他律”转为“自律”,父母在这时要为孩子建立内在规则,制定规则方最好是父亲;9-20岁这个阶段即进入了青春期,独立自主意识增强,青少年的社会性交往增多,形成了同伴交往和同伴团体。在这个时期,父母在与孩子的关系中需要时进时退:在孩子离开家庭走向独立时家长需要后退,在孩子遇到困难时给予支持,鼓励和引导孩子自己解决问题。
刘老师认为在孩子的成长中,父母与孩子的关系胜于教育。作为父母的第一个任务是在孩子幼小的时候和孩子亲密,呵护孩子成长;第二个任务是和孩子分离,促进孩子独立。在这个过程中,刘老师特别强调父母要成为孩子消极情绪的“容器”,允许孩子表达其承受不了的情绪,接纳孩子情绪的过程本身就有心理治疗的效果。
本次讲座对于身为父母的教职工很有意义,大家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参与学习和讨论,老师们都表示受益匪浅,学到了很多新的方法,决定回家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小试牛刀。讲座顺利而圆满地结束了,老师们表示,这次讲座很成功,今后还可以多开展类似有教育意义的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