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给广大师生提供更优越的多媒体教学环境和更便捷的技术服务,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暑假期间,教学技术服务中心对两校区多媒体教室进行了升级改造。建设项目包括新建沙河校区西区多媒体教室17间,改造学院南路多媒体教室86间,更新投影机96台。历时两个月,圆满完成了各项建设工作,本学期开学前已顺利启用。
新上线的网络多媒体教室系统在规划之初,就开展了细致的调研工作,一方面要考虑到教师、学生在使用中的具体问题和反馈意见,另一方面还结合了我中心长期以来设备使用和维护的经验体会,同时向兄弟院校虚心求教,参考了部分985高校的教学技术服务工作的特色和亮点,提出了一套立足实际又眼光长远的改造规划。
在实施过程中,我们还充分考虑到我校校区分布、校园布局、教学状态等客观实际,因此在招标兴建过程中,更注重贴合我校实际,综合全面解决。该系统建成后采用网络化管理,实现了远程协助、实时转播、电子巡查、监控录像等功能,紧跟当今教学技术发展的前沿,相信会给广大师生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
为了丝毫不影响正常教学,中心相关工作人员主动放弃了暑假休息时间,自7月9日放假至8月23日开学前,在保障学校各级各类会议正常召开和部分授课的前提下,两校区同时施工,连续46天不间断工作,工期最紧的时期甚至24小时连续施工。在工程安装调试的关键时期,为保障施工质量,很多同事晚上就在办公室或施工现场休息。默默的辛劳、严谨的作风也正是教学技术服务中心以教学为本、以师生为重、以服务为先的真实体现。
图为新建沙河校区西区17间多媒体教室
西区多媒体教室建成后,生活在西区的学生不必穿过马路就能上课,学习生活更为高效,便捷,安全。加上去年建设的12间临时教室,也极大缓解了沙河校区三个年级本科生入住带来的教室紧张问题。
图为更新后的学院南路校区主教学楼多媒体教室设备。
新系统具有如下特性:
1.稳定可靠性:保证系统每周7天,每天16小时不间断工作,从而保障教学、学术活动的不间断进行;当网络中断时,能保障设备通过本地网络正常启动、运行。
2.经济适用性: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充分调研,以满足教学需要为核心,科学衡量资金投入和功能设计之间的关系。在保证同样系统功能和系统稳定的前提下,项目投入成本低于兄弟院校20%以上。
3.技术先进性:在沙河校区西区教室试点采用界面话筒,教师无需携带任何设备,即可在讲台范围内自动扩音;通过电子课表自动控制教室设备开关模式,减少教师操作;一键远程接管,迅速在异地帮助教师解决问题等等。
4.可扩展性及兼容性原则:系统设计与规划支持将来的扩容和平滑升级,以充分降低成本;建成后的系统具有足够的兼容性,不仅应对计算机、投影仪、DVD机等部件具有充分的兼容性,并具有足够的可扩展性。
5.操作和维护简便性:采用多功能一体式讲台,角度可调式显示器;在招标文件和合同中强制中标单位的售后服务响应时间,迅速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新系统可能仍有不尽之处,希望各位老师能将日常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各种意见建议反馈给教学技术服务中心,不断改进与完善我们的工作,中心也将继续为广大师生竭诚提供优质服务和技术支持。